返回

贬妻为妾后,渣夫全家跪求我原谅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0章 她的后路,是他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一百一十章她的后路,是他

    宣明帝自然不会认为自己判断失误。

    他只会觉得,是沈观山隐瞒实情不报,只字不提沈玥的能力,只说她是民间长大,宣明帝才放松了警惕,轻易让沈玥认祖归籍。

    结果没想到,沈家女儿的身份,反而成了她的保命符。

    宣明帝一时半会竟不能动她,还要防着她继续闹事,扰乱朝堂民心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京城里关于沈家的传言,宣明帝其实一清二楚,他早就让人调查过,那些传言都是沈玥亲口说出去的。

    她当着百姓的面,言之凿凿地说沈家有冤,惹得百姓猜测不断,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而这些传言,又加重了朝中武将们的抗议,以民心动荡为由,坚持要求彻查真相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宣明帝才对沈玥心存不喜,又因这种不喜,他在和离之事的裁决上,有意无意地偏向了裴玄。

    这也是对沈玥的警告。

    可惜她仍然不知收敛,依然不安分。

    宣明帝干脆将她软禁宫中,不准她见外人,也是防着她继续扰乱人心。

    “皇上圣明,奴才这就派人去查。”刘公公恭敬地道。

    宣明帝揉了揉眉心,“闹了一上午,朕头疼得很,下去吧,让朕安静会儿。”

    刘公公正要告退,宣明帝又道:“对了,去告诉皇后一声,延春阁那边衣食住行不缺,让她挑几个得力的宫女伺候,别让沈玥再闹出事来。”

    刘公公心领神会,道:“奴才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这话的意思是,除了门外的禁军日夜看守,延春阁内也要让宫女时刻盯着,不能让沈玥再生事端,也不能让她在宫里出事。

    沈家的事情正在前朝闹得厉害,要是沈玥在宫里出了什么问题,沈家血脉一断。

    那可真是要翻天了。

    刘公公不敢怠慢,退出御书房后,便亲自去了皇后宫中,屏退宫人,仔细转述了宣明帝的意思。

    皇后一听,自然不敢怠慢,让心腹嬷嬷亲自挑了几个忠心的宫女,以送东西的名义,指派去延春阁里伺候,监视沈玥的一举一动。

    皇宫里的消息,有时密不透风,有时又四面透风。

    几乎就在皇后派人踏入延春阁的同时,某处偏远的宫殿中,九皇子正好听完御书房事情的汇报,同步得知了皇后的行为。

    他不禁笑了,“皇上还真是忌惮沈玥,里里外外看得这么牢,是怕她跑了不成?”

    小太监道:“皇上本就忌惮沈家,这位沈姑娘行事出人意料,又胆大惊人,恐怕也不在皇上预料之内,皇上难免要防范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九皇子拥着狐裘,笑倚在暖榻上,凤眸意味不明。

    “咱们这位皇上,既多疑,又不愿承认,总想把所有人握于掌中。沈家本就功高盖主,先帝能容,他却容不下,如今又多了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沈玥,打了皇上一个措手不及,他岂能不疑心忌惮?”

    小太监道:“可怜那位沈姑娘,今日之后,更没有好日子过了。”

    皇上本就不喜沈家人,之前看她是个姑娘家,不曾当回事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如今既然惹得皇上疑心,甚至幽禁宫中,沈玥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好过。

    九皇子道:“恰恰相反,她在宫里会过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小太监一怔。

    “既扣在宫中,总要做点样子给人看,沈家百年军功,威望重高也不是说笑的。”九皇子道,“若连最后一丝血脉都要受人磋磨,皇家的名声索性别要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说……”

    “笼中鸟而已,只要不闹事,能吃多少金贵谷粮?”

    九皇子挑眉,“刘福已经去查她的来历了吧?”

    小太监道:“刘公公已经派人出宫了,想必是怀疑沈姑娘的身世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她已入了沈家族谱,身世真假都不重要,皇上怀疑的是她的学识。”九皇子低笑了声,“说不定,她是沈家留下的暗手,也在防着皇上呢?”

    小太监不由一惊,“沈家人一向忠心,应该不至于此吧?”

    九皇子笑意微冷,“再忠心,也架不住龙椅上的人疑神疑鬼。沈家不是傻子,皇帝忌惮他们,他们自己也知道,不会一点防备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小太监惊疑,“若是早有防备,沈家父子又怎么会……”

    死的这么突然?

    满门男丁,竟无一人活下来,这简直比当年边关血战,沈老爷子一家战死更惨烈,至少那个时候,沈家还有三个年幼的孩童活下来。

    其中两个都是男孩。

    如今沈家只剩一个女儿,已无人再能撑起门庭了。

    “正因沈家败的蹊跷,沈玥才要追查真相。皇上才不想让她追查真相。”

    九皇子幽幽地说:“若皇上早知道她精通兵法,是绝对不会给她看奏报的。她藏拙入宫,隐忍到今天,就是为了看到那封奏报。”

    而沈玥不仅懂兵法,她还会武。

第110章 她的后路,是他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